美股7月数据警报:回购创新高,内部人却在趁机离场!
来源于:英为-推荐
发布日期:2025-08-18 21:06:50
市场上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股份回购能够回馈股东。」表面上很有道理——公司减少流通股份,每位股东就能分得更大的盈利。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倘企业回购确实是一种资本回馈,就应该像派息一样人人得益。可惜事实并非如此,回购带来的「回报」往往分配不均,原因主要与内部人士的沽售行为有关。
意味着什么?要从回购中得益,股东必须卖股予公司。相反,继续持有的股东并不会获得实质补偿。他们最多只能在持股比例上获得提升,但倘公司的内在价值原地踏步,这提升也毫无意义。
最新的内部人士沽售和企业回购数据,正好印证了这种脱节现象。今年7月,标普500公司宣布的回购金额高达1660亿美元,创下7月份历史新高。
美股公司回归规模
为甚么?这世纪以来,企业的薪酬制度越来越依赖股票奖励。英国《金融时报》就一针见血地指出:
「」
证券交易委员会(证交会)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
研究发现很多企业高层在公司宣布回购后,都会大手沽售股票。
有趣的是,7月的数据再次印证了这点。
当月内部人士的沽售规模创下2018年以来新高,只有151间公司有内部人士增持,换言之,不足三分一的公司有高层增持。若果回购真的反映公司对前景有信心,最了解公司的内部人士理应跟随公司买入,但事实刚好相反。
每月美股内幕人士售股规模
原因很简单,回购往往另有目的::先宣布回购、等股价企稳,再趁势套现。这种做法虽然在证交会的安全港条款下合法,但在1982年前却因为涉嫌操纵而被禁止。
总的来说,「股份回购能回馈股东」更像是个美丽的误会。
七月数据响起警报讯号七月份的数据令人关注:具体而言,企业宣布的回购金额达166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而内部人士的沽售亦急升。考虑到市场从四月低位强势反弹,这现象其实不难理解——内部人士手持大量股票期权奖励,趁机套现无可厚非。但这些数据背后的含意值得警惕。
且看第二季度这个所谓的「亮丽财报季」。表面上确有不少企业业绩「超出预期」。
Q2实际业绩vs预估
但投资者要留意两点:
,自四月以来,分析师已把今年第四季美国GDP预测下调近一个百分点,标普500等权重指数的预期盈利更大跌约6%。。事实上,
,整体经济其实相当疲弱。。
标普各行业盈利增长
市况表面向好,但如我们早前分析,企业回购与股市表现之间确有密切关系。
股票回购与股市回报
这绝非巧合。股价上升时内部人士加大沽售力度不足为奇,而内部人士沽售与企业回购时机互相配合更是常见。回购减少流通股数会推高每股盈利,华尔街看到业绩胜预期往往会追捧,令股价短期上升。内部人士便可趁机以更好的价钱套现。
七月的数据正好反映了这个现象:
投资者评估回购计划时,必须紧盯内部人士的举动。回购加上内部人士沽售,不代表对公司有信心,通常只是高管趁机套现的方法。
每股盈利美化背后:暗藏长线投资风险2023年,Jason Zweig在《华尔街日报》一针见血地指出:
「过去五年,美国大企业花了3.9万亿美元回购股票。回购本身是中性的工具,就像锤子,可以用来建设,也可以用来破坏,关键在于使用者。」
这番话相当中肯。回购确实能制造盈利增长的假象,因为每股盈利会随着流通股数减少而上升,如下图所示。
回购推动盈利增长
内部人士沽售与回购之间的关系,不仅是个表面问题,更反映了。
「但Lance,大家不是常说企业回购代表对前景有信心吗?」
有时确是如此。但换个角度想:如果真的对业务有信心,何不把钱投放在能带来未来收入和增长的项目上?以苹果公司(Apple)为例,过去三年花了超过5,000亿美元回购股票,收入和盈利却原地踏步。
EPS、销售额、股份
耐人寻味的是,当美国政府扬言要大幅加征关税,苹果公司立刻改变主意,计划在未来五年投资6000亿美元发展业务。这到底是对前景有信心,还是为了自保的权宜之计?
无论是Apple还是其他进行回购的公司,这做法往往无法惠及所有股东。减少股数虽然能美化每股盈利,助管理层达标,但
投资者评估企业时,必须谨慎看待回购对盈利的影响。巴菲特(Warren Buffett)就警告说:
「特别要提醒的是:就算是我们认可的营运盈利数字,也很容易被管理层玩弄。这种手段往往被CEO、董事和顾问视为高明,传媒和分析师也见怪不怪。『超出预期』更被吹捧为管理层的功劳。这种行为令人齿冷。操纵数字根本不需要本事,只需要一颗想欺骗的心。有位CEO曾自夸其欺骗手法是『富创意的会计处理』,这简直是资本主义的耻辱。」
CEO为何要操纵盈利?《华尔街日报》调查发现,93%的财务总监都坦言是。
歪曲财务业绩的五大原因
当内部人士趁着表面「大好」的市况沽售,他们能从高估值中获利,其他股东却可能持着被高估的股票。长远来说,这做法会侵蚀股东利益,尤其是当公司把原可用于研发、并购或减债的资金,转去支持股价的回购上。
七月的数据值得警惕。回购创新高但内部人士增持创新低,这个反差令人不安。或许内部人士并不认为股票被低估,又或许他们对前景的看法不如外界乐观。但无论如何,这暗示回购计划最终便宜了内部人士。
这对长线投资者来说是个隐忧。今天用在粉饰数字的钱,就是明天失去的发展机会。
特别要提防回购与大手沽售同时出现,这种情况往往预示着股价即将走软。
要记住:派息让你实时有钱落袋,但
很显然,七月的情况并非如此。
立即点击订阅,享夏季大促半价特惠
* 已是Pro会员?访问此处查看AI精选股
温馨提示: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整理,目的在于知识了解,文章内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操作,风险 自担。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原创性。相关信 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