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时刻: 从美日、美欧看中美
来源于:英为-推荐
发布日期:2025-07-25 08:57:31
先是利用日本执政党上议院选举失利的机会,趁势拿下美日协议;然后迫不及待宣布中美将在瑞典举行会谈(完全可以等到8月1日之后),利用中、日来“围猎”欧盟的意图昭然若揭。而对于中美而言,贝森特已经“明牌”定调本次会晤的关键词依旧是“缓”,降关税可能还得从长计议。那么,从7月初以来的“谈判2.0”,特朗普的思路哪些变化?从近期美国贸易谈判的进展,我们还能得到中美之间的哪些线索?
在历时不到4个月的时间内,美国和日、欧、以及东南亚部分国家在贸易关税上基本达成或即将达成共识。
我们概括为三点:紧抓“中小”基本盘;聚焦“欧日”;更加讲究时机和造势:
。在“谈判2.0”初期把主要精力花在越南、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小国身上,这些国家的特点是好拿捏、易出成果,保证了向民众“交代”的基本盘。
。我们在之前报告《以退为进?美国贸易谈判追踪分析框架》中已经说明,从谈判全局来看,日本和欧洲才是美国贸易谈判的两个关键抓手,如果不能至少搞定一个,则基本可以宣告特朗普关税政策的阶段性失败。
利用日本上议院选举的时间窗口,抓住石破茂的软肋,促成美日协议;通过提前的中美会晤和美日协议来施压欧盟。而国际地缘政治的博弈是一直动态变化的,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当美国阶段性“搞定”欧、日,他的下一个矛头会指向谁。
对于越南、印尼、菲律宾等经济体,美国无一例外是征收高于10%的关税(19%),并且要求“门户开放”。而从长远布局来看,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40%的转口贸易关税;二是可能加强地缘合作(比如和菲律宾)。
从新透露的协议内容来看,美国对日本征收15%的关税(包括汽车),相较此前25%的信函税率大幅缩小,而日本则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以及开放汽车、卡车和部分农产品市场,两方均作出了重要让步。
一方面,随着关税对国内企业的影响加大,以及执政联盟在参议院的失败,日本首相石破茂急需借美日协议保住相位;而特朗普也迫切需要与日本达成一致,由于日本在美国贸易谈判中处于牵一发动全身的地位,如果美日无法达成协议,美国和其他大型经济体(不含中国)的共识也难以推进;相反,一旦美日达成协议,美欧、美韩等都会加速。
但当前欧盟在谈判中处于极为不利的位置:一方面中美关系缓和、中欧关系降温,而且美日、美英已经达成初步协议;另一方面,今年欧元大幅升值,若再加上高额关税,欧元区经济社会将承受巨大压力。
但鉴于欧盟处境被动,而且和美国的摩擦、反制更多,处于主动地位的特朗普可以索要更多的筹码;此外欧盟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法国明显对美态度更加强硬(原因包括空客和波音的竞争以及数字服务税问题),这均为双方是否能达成一致带来了变数。
回到中美谈判,临近中美关税3个月暂缓期,本次瑞典会谈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承上”接续前两轮谈判的重要共识,“启下”为接下来可能的元首会晤铺垫基础。我们认为有三个重要关注点,相较于降关税,其中更重要的可能是供应链问题:
贝森特在会谈前已经明确将延长关税暂缓期限,考虑到未来可能的会晤事宜,预计至少延长90天。而既然关税可以继续暂缓,那本次会议达成降关税协议的概率就有限。
本次谈判会涉及对于芬太尼关税和对等关税的讨论,但参考墨西哥在禁毒方面做了很多努力,而关税却不降反增,说明美国方面当前缺乏一套系统评估海外禁毒进展的体系。因此我们认为中美关税取消的难度较大,可能会维持现有水平或小幅调降。
我们在此前的报告中提到,关注美国对转口贸易设置的关税水平,当前美国对越南、印尼的协议中对转口贸易均设置40%的关税,这可能会是美国最终对中国出口设置关税水平的重要参考。我们认为可能的情景包括两个:一是20%的芬太尼关税和24%的对等关税均部分保留;二是20%的芬太尼关税全部保留,24%的对等关税废除。 有趣的是,在当前关税暂缓期间,美国对中国的征收的关税税率也就在40%左右。
。近期特朗普政府持续释放对中国的积极信号,一方面放松对中国H20芯片出售,特朗普表示美国将会以“非常友好的方式”与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竞争;此外,贝森特一度表示,考虑到中方重要会议的召开,美方可以灵活调整会面时间,是否在第三国会面也可以商量。
美国的持续妥协和退让也体现出来其需要与中国达成协议的急迫性,我们认为,本轮谈判中,美方可能需要中方在稀土供应上给出进一步的承诺,当然还有一拖再拖的TikTok美国业务的收购问题,也需要获得中国政府的批准。
?除了可能的小幅调降关税外,美国还能在供应链上作出什么让步值得期待。
首先,贝森特表示希望将中国对俄罗斯和伊朗石油的采购纳入到谈判讨论范围中,这意味着中美谈判可能不仅局限于关税层面,或更多转向地缘政治等问题。但这更多是美国的“一厢情愿”,中国不太可能接受在谈判中安插经贸以外的问题,从而被美国“裹挟”。此外,元首会晤的细节也不在本次经贸谈判的讨论内容之中。
美国经贸政策大幅变动;关税扩散超预期,导致全球经济超预期放缓、市场调整幅度加大。
立即点此订阅,享半价特惠。
温馨提示: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整理,目的在于知识了解,文章内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操作,风险 自担。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原创性。相关信 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
分享到